失眠是指难以入睡、易醒、早醒以及睡眠不深的症状。失眠在当今社会随处可见,除了外在压力、心理压力等因素导致的情绪波动,身体内部存在的疾病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缓解这种烦恼?
一、中医的“失眠”病名
在中医里,失眠症状属于“不眠症”中的范畴,即入睡困难、睡眠浅、易惊醒、早醒等。它包括了多种病理类型,例如心神不宁、气滞、血分不足、肝阴不足、肝阳上亢等。因此,在中医里,针对不同中医病名的治疗方式也会有所不同。
二、中医的“心神不宁”
在中医里,其实心神不宁不是独立的一种病,而是视为很多疾病的外在表现所对应的病名。常常是以精神紧张、心情焦灼、悸动心慌、多梦多虑等为特征。中医向来重视身体和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,治疗该病常以安神养心、疏肝理气等方法。
三、中医的“气滞”
气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疾病,其认为情绪过度激动会导致气不畅通,引发肝郁气滞,这有时会在失眠患者中导致病症的加重。所以,中医医师通常会采取温阳通-->舒筋活络-->壮筋固骨这样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,以滋阳化湿、温经散寒,慢慢缓解该病的症状。
四、中医的“血分不足”
在中医里,“血分不足”指的是肝血不足、脾气虚弱和肺气虚等情况,以导致失眠为症状,从而引起脾虚、气短、萎黄、嗳气等。中医主张补后益气的方式治疗,包括健脾益胃、滋肾固液、养心补气等,用以功血裹气,帮助缓解不眠症的症状。
五、中医的“肝阴不足”
中医认为肝阴不足主要指肝肾虚损,如典型的失眠多见于肝肾阳虚者,需要勾调津液、调补肝肾等。中医诊疗通常采用滋阴润燥、去虚降火、疏肝理气、宁心安神等方法,以调账肝阴、扶泽阳精的方式进行治疗。
结语
综上所述,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主要是从根源入手,即对失眠患者的情况从不同的准则进行诊断,然后通过相应的中医方法进行治疗。放下繁杂,保持平静,这样才能够远离失眠的困扰,保持我们身心的健康与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