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胃虚一吃消炎药就胃疼
消炎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药物,特别是在感冒、发热、咽喉炎等疾病治疗中使用较为普遍。当感染引起的炎症扩散到其他部位时,使用消炎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,但是久而久之,很容易就会出现耐药性。除此之外,很多使用消炎药的人会出现脾胃虚弱现象,进而导致胃疼、腹泻等不良反应。为什么一些人吃了消炎药就会胃疼呢?原因在于中医学中的“脾胃虚”。
中医理论认为,人的五脏六腑相互联系,脾胃是构成人体基础的器官,它们负责把日常摄入的食物进行消化吸收,形成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。如果脾胃功能不正常,就会影响人体内部的代谢功能,产生各种不良症状,如胃疼、腹泻、食欲不振等。
消炎药属于外用药物,其含有多种成分,可刺激人体的生理反应。当体内引起炎症时,使用消炎药可以有效抑制炎症突变,使人体恢复正常状态。但是,消炎药虽然能够有效控制炎症的发生,但却也破坏了脾胃功能。消炎药的主要成分是有机分子,不仅有着杀灭细菌的作用,而且会破坏细菌所在的环境以及细菌周围的其他无害菌群,进而影响人体内正常的微生态环境。
脾胃虚弱的人体内本身就有着不平衡的微生态,此时使用消炎药导致人体内的微生态环境更不稳定,从而使脾胃功能更加不稳定,出现胃疼、恶心、腹泻等不良反应。
综上所述,中医理论从长期的视角看待人体内部的互动机制,认为脾胃虚弱的人不适合长期使用消炎药,这点值得我们引起重视。当然,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消炎药的作用,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用药物。尤其是感冒、发热等疾病时,应尽量通过饮食、调理等方式提高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,减少消炎药的使用,保障人体健康。